西安科技大学
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
能源学院源于1938年7月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组成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办学可追溯到1895年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52年更名为采矿工程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是1958年成立西安矿业学院的三大主干系之一,采矿工程专业是我国最早的矿业工程类五年制本科之一。1994年更名为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1998年恢复采矿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能源学院。1988年以井巷工程和建筑工程教研室为基础成立建筑工程系,1998年管理学科分出成立管理工程系,2016年以安全工程系、消防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安全学院。
能源学院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1个,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下设采矿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3个系,形成了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采矿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矿业工程是学校的优势特色主干学科,是学校因矿而生、因煤而兴的根基,1984年获批采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批陕西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批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围绕煤炭开发与利用,瞄准矿业科技前沿,凝练形成了矿山围岩动力灾害与控制、矿山岩体力学与实验技术、煤炭与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稀缺难采煤炭资源开采、富油煤低碳加工与转化等5个学科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全职教授23人,兼职教授10余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含项目博导、兼职博导),硕士生导师57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等一批高水平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省部共建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采矿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平台。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近60项,企业委托横向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参与行业标准与规划制定,开展科学普及和行业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40项。
2018年9月16日学校隆重举行了采矿工程建系80周年庆典大会和纪念活动,莘莘学子荣归母校,八方宾朋欢聚西科,话不尽几载青葱逝流年,书不完八十寒暑丹青卷。84年来,能源学院历经西北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先后有63位教授在这里工作和学习,为国家的能源事业默默无私奉献。在这里形成了“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先后培养了11980名优秀毕业生。(更新于2023年5月)
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神木市盛东集团兴榆机制兰炭有限公司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红星矿山机器有限公司
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昱晟净化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神木县嘉元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神木大砭窑气化煤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