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用户第2年

府谷县三道沟乡梦家塔煤矿  
加关注0

煤矿技术改造。

搜索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陕西煤业: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发展“含金量”
公司新闻
陕西煤业: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3-10-16IP属地 陕西99

近年来,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资源、产能、区位、成本、科技五方面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上市企业,取得积极成效。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陕西煤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整合内外科技资源,形成了以“资金、平台、人才、技术、机制”五大核心要素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

该公司每年设立3亿元科研引导资金,并投入100亿元转型创新基金保障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充分发挥3个国家平台和7个工程研究中心作用,推行校企合作协同攻关、重大科研攻关“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致力于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和关键装备研发攻关。四年来,累计完成智能化重点项目230项,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

陕西煤业先后建成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定五年万人招录计划,引进高端人才,以“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同时,陕西煤业建成全国首个“透明地质”精准开采工作面,全国首个10米超大采高、450米超长国产成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全国首个全矿井智能化示范标杆。同时,陕西煤业打造2个“5G+智慧矿区”、7个全国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27座绿色矿山。

另外,陕西煤业两次斩获中国工业大奖,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3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省部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60项;获专利授权3290项,参与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36项。

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加快

陕西煤业围绕“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四化”建设,把实现煤矿智能化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陕西煤业结合实际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目标,编制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智能矿井建设标准、智能矿井验收办法等,明确了不同类别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总体架构、技术路径,成立了5个工作组和13个工作专班,强力推进智能化建设。

目前,陕西煤业智能化开采产量占总产能的95%,薄、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煤矿业务智能化、全矿井智能化、整个矿区智能化为特色的陕煤智能化新模式。与2018年相比,陕西煤业掘进工作面净减11个,智能快掘效率提高3倍以上,采掘作业人员减员1万余人。

目前,陕北、黄陵矿区全员年均工效超过1万吨,曹家滩矿和小保当公司全员年均工效超过2万吨;矿井综合单进水平提高61%,智能快掘效率提高3倍以上;陕西煤业生产能力突破2亿吨。

陕西煤业先后形成了智能化矿井标杆、智慧化矿区标杆、产供销全价值链智慧联动示范标杆、智能化劳动组织新模式矿井标杆、智能可视化对标学习标杆5类示范典型,实现了多矿区协同联动、系统智能。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陕西煤业强力构建集煤炭产、供、销、金融于一体的“三网一平台”数字化实时管控体系,做到业务高效协同、资金合理使用、管理科学决策。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陕西煤业搭建数字化对标管理平台、矿业能源企业评价体系、煤矿综合评价体系,创建陕西煤业标杆研究中心,发布煤炭行业标杆蓝皮书,建成陕煤对标数据指标库与最佳管理实践案例库,实现企业管理由指标引领到标准引领的升级。2021年,陕西煤业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陕西煤业强化数据标准治理,编制《陕煤数据标准规范》,形成陕煤数据资产目录,涵盖全领域16个业务分类;利用“云大物移智链边”前沿信息技术,结合4类业务场景,系统搭建“陕煤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标数字化转型目标,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管理提效、业务融合与敏捷创新。

目前,陕西煤业充分利用36对生产矿井的融合大数据,通过数据中台进行模型训练,为各矿井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服务,并支撑井工煤矿综合评价体系、矿山生态修复平台、透明地质保障信息系统、煤矿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等8大系统一体化应用,全力打造以数驱智采、智慧管理为特色的煤炭产业新应用体系,不断推进产业升级蝶变。